据介绍,目前国内外分布式能源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包括居民建筑和公用建筑节能、老电厂与供热厂的设备更新和扩容改造、具有高负荷密度的数据中心、区域供热供冷、工业园与经济开发区的能源中心等,应用范围向小型化和规模化两级扩展,发挥着更大的社会效益。
基于新能源的分布式发电给传统的电力系统既到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下游保护灵敏度提高,保护误动。
采用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反时限过电流保护一般是为了尽快地切除靠近电源的故障。DG能够充分利用清洁能源,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事业,弥补传统电网在环境保护、可靠性方面的缺陷。这是一种保护动作时限与被保护线路中短路电流大小相关的保护。在DG接入前,其他线路故障时,短路电流只由系统提供。而DG下游保护感受的电流比接入DG前大,导致灵敏度提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保护误动。
分布式电源往往是就地接入配电网,传统的中低压配电电网系统中的继电保护是在单侧电源、辐射型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一般只需采用简单的保护就可以满足电网继电保护要求。②导致本线路保护灵敏度降低,严重时造成保护拒动。可再生能源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地表水源热泵系统,污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系统。
区域能源规划该有哪些内容?能源需求侧。后来人们发明了热电联产,将发完电的余热用来解决区域供热,燃煤的利用率提高到了70-80%左右,实现了燃煤的两次利用。区域能源向着集成方向发展。以一次能源为基准计算能源总利用率,总排放率。
区域能源包括在本区域中应用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例如用一次能源为主,可再生能源为辅的区域能源系统。
例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冷热电联供热泵区域能源系统。合理用能、科学用能、综合用能,集成用能就是根据实际生产生活需求来供应温度对口的能源。由于节能减排形势的紧迫,目前很多项目中出现了各种形式能源的综合利用,取长补短,共同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通过区域供冷、供热与热电联产等先进技术,促进能源效率和环境质量的提高。
再如:电能比50℃热水品位要高。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与热泵系统综合的区域能源系统等。对分布式能源的几点思考冷热电需求侧基础负荷一定要准确,同时工作系数要合理恰当。例如: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与热泵系统集成,达到经济,节能,减排的理想效果。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等。现在我们大声疾呼:区域能源规划是区域良性发展的必修课。
高品位能源,低品位能源。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
对烹饪温度是100℃-几百度。使得区域能源向综合方向发展。还可是特指的开发区、园区、等等。分布式能源站一定要有分季节分时段详细的运行策略,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为依据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等。20世纪中期发达国家就已经认识到了区域能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欧洲很多国家就大力发展区域供热,到70年代开始发展区域供冷,同时推进热电联产。
对生活热水的需求是50℃左右。所有的这些综合利用能源系统的初衷和目标就是以最小的能源消耗,最少的排放达到最佳的能源利用效果。
20世纪末,世界各国都已经认识到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也在认识到了能源供应和使用的科学合理会带来更好的环境效益。分布式能源一般是指独立于大供电系统之外,既发电又供冷供热的分散能源系统,它是区域能源中的一种形式。
区域能源规划该有哪些内容?能源需求侧。高品位能源,低品位能源。
欧洲发展经验证明,建立区域能源系统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不可或缺的方法、并且经济实惠节省开销。国际上对区域能源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保护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也可是一个居住小区或一个建筑群。
包括品位、数量、可利用性。例如用一次能源为主,可再生能源为辅的区域能源系统。
国际区域能源协会是1908年成立的,它致力于促进它的会员在提供可靠的、经济的、高效率的、对环境有利的、正确的区域能源方案方面,成为行业领先者。或是可再生能源为主,一次能源为辅的区域能源系统。
以一次能源为基准计算能源总利用率,总排放率。现在我们国家每年以近20亿平方米的竣工面积在进行建设。
以这样的观点来认识和发展区域能源,就使得区域能源在21世纪初进一步得到发展的机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用能的温度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对环境舒适温度需求,夏季是24-26℃。这种区域可是:行政划分的城市和城区。现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热泵的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高品位的能源梯级利用四次或更多。
区域能源向着集成方向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综合的集成的使用能源。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梯级利用技术,现在已经有很多项目利用这一技术,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它先用天然气在燃气轮机里燃烧高温烟气推动涡轮机发电,后再将发完电的乏气温度500-600℃左右送入余热锅炉产生水蒸气,再送入蒸汽轮机发电,之后发完电的水蒸气换热制冷、供热,最后再用热泵将冷凝水热量提升用来采暖或生产生活热水。
同时也说点个人看法,如果和有些人观点不一致,我们愿意交流。可选用的技术、系统、设备等等。